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公路中心党委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积极探索“1+4”模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1”即紧密围绕党史学习这个核心主题;“4”即开展理论学习、谋划创新发展、办好民生实事、联系服务群众4项重点内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重创新,理论学习显特色。在党员集中学、座谈交流学基础上,开展实境体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市革命纪念馆、邓小平群雕公园、抗日山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汲取精神力量;党委书记以“回顾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谱写公路事业发展新篇章”为题为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通过视频和图片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激励公路干部职工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影片《童年周恩来》,学习楷模精神,坚守百年初心;举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奋斗青春”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引导公路青年在亲口讲述、亲耳聆听中接受思想洗礼;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以赛促学,检验学习成效,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勇争先,创新发展有亮点。开展“创新发展作表率,争先进位走在前”主题实践活动,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激励全体职工奋发有为、创新业绩,目前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养护大中修、农路、农桥、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多项工作提前收官,养护大中修3个项目被评为市级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工程”,完成6条“美丽农村路”、6条“平安放心路”创建和“水韵江苏”美丽乡村桥梁的市级评选工作。公路特色工作亮点纷呈,“公路管养智能巡检系统”研究应用与“智慧养护”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连云港市级养护现代化示范路创建迈出新步伐;创新完成全省首条“科技兴安”示范段建设,用科技手段提升国省道公路出行安全系数;创新开展公路驿站建设,率先在普通公路服务区的管理、安全、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智慧化。
抓实干,民生实事见成效。把“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对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严把进度关、质量关。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机场互通和连云港新机场互通连接线工程3月底全面完工,建成农村公路350公里,打造222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和18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安全防护工程,改造桥梁20座。市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中心验收,共新建一类交调站点2个,改造升级一类交调站点4个,新建固定视频点32个,将为服务百姓出行提供更便捷、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撑。积极落实优惠政策,确保应免不征,截至目前,免费放行车辆23.47万次,按规执行疫苗货物运输车辆不停车便捷通行政策、全力保障运输重点物资和人员车辆顺利通行。
强服务,惠民便民暖人心。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市公路中心党委在做好惠民便民、高效服务上谋实招、求实效。今年以来,市公路中心党委投资230万元对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收费站服务区进行升级改造和智慧化提升,建成后将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新能源充电、货车加水、停车休息、信息发布等服务,另增设司乘之家、母婴室和自助便利超市等设施,融入智能化元素,推出让司乘人员愿意用、用得起的服务;帮扶东海县山左口乡中寨村解决下水道排水不畅、路面狭窄、道路绿化等问题,做好百姓的“民心工程”,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公路先锋”志愿服务队下沉社区,深入防疫一线,排查疫苗接种情况、测量进出人员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争当社区疫情防控的后备力量;“驿路畅行242”志愿服务队为黑林镇8名事实孤儿提供专项资金建造“梦想小屋”,改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并为他们长期提供精准帮扶和贴心服务;公路青年积极参与苍梧晚报助学公益行动,帮助困难学生圆梦理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