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4年度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和市场供求信息报告
信息来源:市交通局 发布日期:2025-04-02 16:08:15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为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建立全省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和市场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试行)的通知》(苏运客〔2010〕304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市2024年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和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如下:

一、全市道路客运市场总体概况

(一)道路客运业户、车辆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市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不含出租业户)共计58户,其中班车客运经营业户7户、省市际包车客运业户(专营)7户、景区旅游业户2户、县际包车业户38户(通勤车),镇村公交经营业户4户。全市拥有100台车及以上业户4户、50-99台车业户5户、49台车及以下业户49户。全市道路客运车辆共计1182台,其中:班车客运车辆281台、包车客运车辆729台(其中专营省市际包车163台、厂包车566台)、景区旅游车辆172台。另外镇村公交120台。

(二)道路客运线路、班次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共有在营客运线路103条,其中省际班线32条、市际班线44条、县际班线27条。全市在营一类班线31条、二类班线44条、三类班线16条、四类班线12条;全市高速客运班线48条。另外镇村公交77条

(三)道路客运场站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道路旅客运输场站42个,在营有7个,其中:一级客运站4个(其中市区1个、赣榆区1个、东海县1个、灌云县1个)、二级客运站3个(其中市区1个、东海县1个、灌南县1个);农村客运站以招呼站、便捷站为主。在营客运站大幅度减少的原因:一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航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迅速普及,道路客运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二是2019年底我市高铁成网后,我市道路客运站客流量更是呈现断崖式下降;三是目前客运站和客运企业均实现一体化经营,道路客运定制化率不断提高,进站客流在不断下降;四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部分乡镇客运站变成首末站,导致客运站客流量下降。

二、全市道路客运经济运行现状

2024年,我市道路旅客运输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与上年同比略有上升,全年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2871.11万人次,同比上年上升约2.2%;完成旅客周转量99110.26亿人公里,比上年上升约11.3%。

(一)城际客运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指导督促客运企业对开通87条定制客运线路、162辆定制客运车辆做好运营保持工作。我市道路客运定制化率达84.47%,较大地满足了旅客品质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2024年,由于宏观经济不乐观,我市旅客出行需求不高,旅游包车客运市场持续低迷,我市共调派旅游包车客运车辆8049趟次,车辆工作车日天数为19346天,车辆平均利用率为25.05%(其中省、市际包车利用率为22.02%)。

2024年我市县际包车(通勤车)规模持续增长,业户由2023年的32户增加到2024年的38户,车辆由346辆增加到566辆。县际包车(通勤车)规模持续地扩大造成我市2024年总体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比2023年略有上升。

(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指导灌南县严格对照《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建设评价指标(2023版)》有关要求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建设。配合市局于2024年2月完成市级验收。灌南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建设于4月顺利通过城乡公交一体化省级达标县评估验收,省厅已于5月份公布验收通过结果。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超比例提前完成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考核目标任务,有力为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支撑,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便捷化多样化公共出行需求。

指导、督促各县区做好城乡公交相关指标提升工作;已实现辖区内行政村和集中居住点到县城(区域中心)的公交直达率达到80.99%,全域城乡公交一卡通的县(市、区)比例已经达到100%。

(三)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2024年度,我市道路客运行业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道路客运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旅游包车全部实施安全例检合格单制度,完成安全例检合格单审核8049次;全年全市道路客运行业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

(四)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4年度,我市道路客运行业在运力配置、运营组织、服务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一级以上在营客车达670台,占全市道路客运车辆的56.68%;新能源(液态天然气、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等)在营客车28台。组织调度18辆客运车辆,圆满完成节假日及学生暑假期间运输保障工作。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客票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全市道路客运服务质量和旅客出行体验。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引导企业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客运服务模式,探索旅游直通客运、市域内定制客运等特色业务,指导汽车客运站、班车客运经营者合理设置道路客运停靠点,更好地满足旅客多层次的出行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和企业经济效益。

(二)全面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

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优化城乡客运规划布局,推进城市公交与镇村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与融合,全面推进全市各县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并依托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游结合、乡村旅游等实际需求,拓展镇村公交服务新功能,加快综合场站功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地方经济发展。

(三)不断提高客运安全保障能力

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客运企业源头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进一步加大对客运企业信用评定结果的应用,强化联合惩戒,督促客运企业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不断提升客运服务水平

2025年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对道路客运市场的管理,切实规范客运企业经营行为,督促客运企业加强车辆运营管理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进一步优化线路走向,科学合理设置停靠站点,提升道路客运行业综合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包车客运市场调研,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运力份额和结构,保持包车客运市场供求关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