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行风热线”
信息来源:市交通局 发布日期:2020-03-10 17:30:59 浏览次数: 408 字号: [小] [中] [大]

[主持人]:今天行风热线上线的单位是市交通运输局,上线的嘉宾是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蒋孝纲。

蒋局长,上午好,欢迎您走进行风热线栏目。

[蒋局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上午好。

[主持人]: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管控组的牵头单位,在组织落实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蒋局长]:自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管控组的牵头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防控组的决策部署,围绕“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根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总原则,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责作为,坚决打好、打赢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力做好交通疫情管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动员。成立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局分管负责人担任组长,对应处室、单位包点包片负责。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推进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立局领导联系负责高速出口、火车站、客运站、机场等12个重要卡口交通管控机制,加强对各县区交通管控工作的督查指导。先后印发60多件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指导方案,推动全市交通管控整体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建立工作机制。作为市交通管控组组长单位,第一时间召集市公安局、卫健委等7个成员单位,成立工作专班,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建立交通管控组工作例会制度,通报有关情况,会商解决问题,协调推动工作。印发加强交通领域疫情防控、交通管控工作指导措施、加强卡口交通管控、调整市区公交线路运营、加强出租汽车防控等交通管控规范性文件。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合力做好交通管控组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交通运输局分别抽调中层干部,到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预防控制组、口岸防控组等7个工作组,协助开展防控工作。

三、跟踪督查推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组织分片督查,将各成员单位混编成3个组,分片包干深入各县区开展督查检查,由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常态化检查。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各自联系点和县区,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形式,累计督查检查90余次。严明工作纪律,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综合、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坚守全员在岗。

四、强化交通管控。一是科学设置卡口。根据“三个严禁”和“三个不断”要求,结合疫情发展和防控需要,1月23日当即在宁海出口、苍梧出口、连云港西出口等重点地点设卡管控,自1月28日起,全市陆续暂时关闭11个高速公路出口,剩余15个高速公路出口、15个国省道省界市界、110个关键农村公路全面设卡管控,至2月23日24时取消全部交通卡口。火车站、机场根据实际保留部分班次、航班,港口客运班轮停运,强化在船人员及船岸界面管控,坚决守好江苏“北大门”和海上“东大门”。二是加强联防联控。市交通运输、公安、卫健部门抽调700余人,24小时不间断“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对于发现的个别发热人员及时转送卫健部门。开发“疫情防检”APP系统自2月8日起实施精准防控,扫码登记车辆和人员详细信息,并及时推送社会与社区防控组。自1月23日至2月23日共1个月时间,累计检查车辆38万辆次、人员67万人次,转送发热人员51人,全部排除新冠肺炎。持续保持铁路、公路、民航、水上等检查防控力度,坚决杜绝特殊人员前往北京,严格加强日韩来连人员交通防范。三是有序恢复交通。根据国家和省部署,于2月23日24时前,撤销所有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省界和国省干线公路上设置的交通查控点,恢复封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阻断的国省干线公路,严禁硬隔离或挖断县乡村公路,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无阻。低风险地区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中风险以上地区根据疫情形势和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优化细化交通管控措施,有序恢复交通秩序。

[主持人]:从蒋局长刚才的介绍情况来看,我市交通运输局在交通管控方面的确是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我记得2月15日正值防疫关键期,港城突降大雪,一线卡口人员的雪中坚守让人感动,查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把好了“输入关”,守住了江苏的“北大门”和海上“东大门”。请问蒋局长,在防疫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蒋局长]:好的。疫情期间,如何保障群众的正常出行,如何保障货物运输,也一直是我们关切的重点工作。

一、优化客运线路。自1月27日起,全部省际、市际客运班车和旅游包车陆续暂停;2月23日起,有序恢复市区至苏州、扬州、南京等苏南苏中全部8条市际客运班线,统一在苏欣快客站到发,严格执行实载率不超过50%要求,保留客车后两排为留观区域,共发班255班,发送旅客5016人次,其中到站旅客811人次。从3月6日起,恢复连云港市区至宿迁、淮安、徐州、盐城以及淮安东(楚州)、句容、海门、江阴、如皋、泰兴等10条省内客运线路,至此,受疫情影响暂停的我市至省内地级市公路客运班线全部恢复通车。自1月29日起,市区公交线路暂停87条,保留运营4条(B1线、3路、23路、31路);2月24日起,增加运营2条(BRT火车站环线、37路),日均发送旅客6600余人次;严格落实“三保证”公交运营保障措施。城市动车日均发送260余人次。

二、全力保障春运。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运”,积极应对春运返程高峰,制定旅客运输应急保障方案,加强“两站一场”防控,加大运输市场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政策宣传。1月10日至2月18日40天春运期间共发送旅客102.5万人次,同比下降65.4%。

三、做好消毒通风。严格落实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运输场站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交通运输工具做到“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风”。出租汽车保持在500辆左右的正常运营,设立10个集中消毒点对出租汽车进行消毒。市区二级以上客运站、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全部设有临时观察室。为连云港火车站、连云港火车东站分别配备1台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

四、做好应急保障。实时与气象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视频监控24小时监测路面情况,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做好路网调度及出行服务。2月15日我市突降大雪,我们以“雪停就是命令”,除雪保畅听令而动,各卡口第一时间全力清除积雪,同时安排专人疏导车辆,尤其针对运输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车辆等绿色通道车辆,切实做到“三不一优先”。公路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出动应急队伍及机械车辆,撒布融雪剂、防滑料、对路面积雪进行清理,对公路线形及路况复杂的路段、桥梁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对国省干线桥梁、陡坡、弯道、临水等特殊路段及时除雪保畅,严防事故发生,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累计出动养护巡查车累计129台,“橙色突击队”队员1349人次,融雪撒布车、铲车、装载机、工具车等各类除雪设备147台,撒布融雪剂、防滑料1130余吨。港口、航道、地方海事和运输管理等部门全部按照市局紧急通知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确保了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线路畅通,港口、内河运转正常。目前全市应急运输保障准备20辆客车、69辆货车、69艘船舶,向社会公布24小时应急运输值班电话85521065,累计受理问询电话568个。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依规简化《疫情防控物资应急通行证》办理,严格执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的“三不一优先”政策,累计为3100余辆车办理通行证,共发送酒精、药品等防控应急物资和蔬菜、生鲜等重点民生物资9.2万余吨。

[主持人]:交通队伍是一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是怎么发动号召和开展内部管理的呢?

[蒋局长]:一、发挥政治引领。我们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和“两保一强一防”专项行动,局党委、行业工会、妇委会分别发出倡议书,组建166人的预备队,各级党组织共投入党员952人,成立临时党支部9个,“党员突击队”31个、“工人先锋队”7个、“青年突击队”12个,分期分批奔赴防控一线,有效的缓解了一线执勤人员的工作压力,成为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力后盾。自2月7日以来,结合交通管控的实际需要,在每日车流高峰期,陆续向市区5个高速交通管控点派出志愿服务,累计到岗人数260人。

二、主动宣传引导。加强政策措施宣传,及时发布交通管控、客运班线、公共交通等相关信息,回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新闻45篇,局门户网站和“连云港交通”微信公众号作为局对外发声的主阵地,累计发稿312篇,《港城交通》出版疫情防控专辑2期,人民网、中国国际新闻网、中国江苏网、今日头条、连云港发布等新媒体先后发稿110余篇,全面报道交通人拼搏抗疫一线感人事迹。在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服务区、交通管控卡口和交通工具等重点部位广泛刊播、张贴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标语,全面营造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浓厚氛围。

三、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局机关办公场所疫情防控期间10条暂行管理规定,购置1台5G红外测温仪,严格外来车辆和人员登记,加强办公场所每日消毒通风,采取“集中订餐、统一取餐、分散就餐”管理,加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采购保障力度。积极稳妥处理中港公司持续信访事项,已书面给予答复并上报。每日对交通运输一线在岗值守人员、从业驾乘人员实施体温检测,配齐配全个人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安心舒心放心工作。

[主持人]:2月23日,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江苏省和连云港市相继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落实,请问市交通运输系统在“战疫情、促发展”上采取了哪些举措,确保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蒋局长]:近一段时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战果,但是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当前和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交通运输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做好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一切准备,保持昂扬斗志,矢志克难攻坚,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贡献交通力量。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根据疫情风险等级,科学实施交通管控,有序恢复运输秩序,提供优质交通服务。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有序做好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建设,优化投资和建设时序,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做好运输服务工作。四是坚持有力保障。继续开展“三个在一线”等突击行动,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继续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疫情防控。一是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重点做好交通工具通风、消毒、旅客体温检测和健康筛查等工作,落实客运场站严格防控方案,严防疫情扩散风险。继续运用好前期上线的“疫情防检”系统,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明确专人采集来连返连人员信息,及时推送有关部门。对体温异常旅客,按规定及时采取隔离、移送等措施。二是切实加强进京人员管理工作,暂停进京的旅游包车(运输农民工赴京复工复产的包车经过认真核查后除外)。加强车辆监管监控,督促出租车经营者、网约车平台公司严禁车辆进京。主动收集本地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名单,及时通报机场、火车站和客运站,疫情期间禁止对上述人员购票;对已购买车票、火车票、机票的上述人员,要禁止检票,禁止换取登机牌,并立即采取管控措施。严格检测体温,加强检查力度,杜绝现场体温检测异常的发热人员前往北京。三是根据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有序恢复省、市、县际客运班线和市区公交运营。关注指导三县一区有序恢复客运班线和城市公交。联合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严厉打击“黑车”、“以包代班”、站外带客、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对一经查获的非法经营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四是加强引航、港口经营企业的疫情防控指导,监督指导港口控股集团、其他码头公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入连船舶,根据相关规定,采用必要的消毒、卫生清洁等措施;对上岸人员加强体温检测、医学巡查,并要求其提供健康状况、旅行史等信息。五是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加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公路治超、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对防疫期间不配合监管、出现重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依法暂停运输和企业运营,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企业和经营者责任。

(二)强化项目复工。一是严格复工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建设复工“两手抓”,强化项目要素、防控物资“两保障”,严格按照“合格一个复工一个”的原则,对交通建设项目实施“一项目一方案”,按照“八个一律”、“八个到位”的要求实施封闭管理。各项目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实行复工开工备案制。由施工单位经项目指挥部审核后,向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备案,只需提交备案表(含防疫方案和员工汇总表),不再进行审批即可复工开工。创新管理方式,采取加快审批进度、优化招投标管理、柔性现场管理等10条举措,保障公路水运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分类精准施策。2020年,全市交通建设计划总投资129.6亿元,重点实施69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5个,新建项目24个,前期工作项目10个。续建项目已复工20个,复工率57%,其中年度投资超2亿元项目10个已复工8个,省市重大交通项目已全部复工。已复工项目年度计划约86亿元,占年度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的86%,占年度总投资计划66.7%。三是服务企业复工。结合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分别为盛虹石化、716研究所、江苏核电等企业开通了15条定制公交。推行“点对点、一站式”复工直达定制包车运输服务,2月21日首开浦南至福建龙岩16名复工人员定制包车,行程1400多公里;已累计开通至福建、浙江、苏州等地32趟次定制包车,运送复工人员579人。

(三)强化要素支撑。一是抓好项目前期。研究制定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主动汇报市政府已第一时间印发实施。经积极协调争取,2月11日交通运输部批复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概算调整。连淮高速工可通过部省审查,基本农田补划方案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查,同步推进项目无害化穿越环评报告编制。连宿高速徐圩至灌云段环评报告通过市生态环境局审查,用地预审组卷已报自然资源部。机场大道(233国道)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查,稳评已获批,环评海州段获批,用地预审已启动。228国道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临时绕行方案已获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同意,近日将批复。二是推进港口发展。多策并举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已开行120列。修订出台船舶引航费优惠管理办法,促进航线航班稳定运营。对港口码头适度超能力接靠重要物资运输的大型船舶给予包容审慎监管。对港口经营企业资质有效期满、因疫情原因未能办理延期手续的,准予其延期至疫情解除后办理。疫情期间,对港口进出口大宗散货和集装箱暂免收取货物港务费。对新购置集装箱运输车辆办理公路运输优惠资质,对工作差错被列入管控车辆进行解禁处理。三是给予政策支持。推广货车使用电子收费系统,对安装“运政苏通卡”车辆给予8.5折优惠。对因疫情原因道路运输车辆年审到期无法审验自动向后延续至疫情结束后45天,对未开展技术登记评定车辆年审逾期的运输车辆不予处罚。因施工需要分流公路交通和穿、跨越公路修建桥梁等,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两个交通高频许可事项,在原办理时限压缩至在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20%时间。航运中心港口口岸不见面审批率达到94%,超过平常20个百分点。